盛世明王_十八、入皇宫藩王备登基 诛十族忠臣死国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眼睁睁地看着本身的亲人被砍下头颅,方孝孺声泪俱下。方孝孺的弟弟方孝友见兄长抽泣,开口劝道,“哥哥不必哀痛,父亲在时便常对你我说,人活活着,要‘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我方家世代贤能,忠君报国。现在满门忠烈,先祖足当含笑地府。”方孝孺扭头看着方孝友,眼泪倒是止不住,哽咽着说道:“殉身大明、尽忠陛下,我百死何憾?只是苦了你们。”方孝友微微一笑,对着方孝孺吟了一首绝命诗:“阿兄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其间。华表柱头千载后,旅魂还是到家山。”方孝孺听了方孝友的这首诗,闭上了双目,也吟了一首绝命诗:“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奋兮血泪交换,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鸣呼哀哉兮庶不我尤!”如此,千古忠臣方孝孺为建文帝尽忠,时年四十六岁,其十族被朱棣诛杀。

这日,朱棣率军从龙江入宫筹办即位事件。惊心动魄的靖难之役终究结束了,骑在战顿时向皇宫奔去的朱棣感慨万千,幼年丧母的哀思,少年昂扬的辛苦,中年起兵的艰苦一一在他脑中掠过,看着越来越近的皇宫,一丝欣喜突然掠过朱棣的心头。可俄然一人冒死拦住朱棣,大喊一声:“殿下且慢。”朱棣仓猝勒马愣住,只见马前一文臣拦于道中,朱棣见此文臣仪表堂堂,更吃惊一文臣竟敢当街拦住本身,朱棣还在迷惑当中,那文臣已开口问道:“殿下是先谒陵还是先即位?”此文臣一句话点醒了朱棣,本身起兵乃是“奉天靖难”,讨伐奸臣的,现在天位已虚,本身即将即位为帝,却未曾去祖灵告祭一下本身的父皇,这成何体统?这文臣提示得甚对,先去谒陵,不然,便是谋逆。朱棣赞成地向那文臣拱了拱手,“敢问先生姓名。”那文臣答道:“臣翰林院编修杨荣。”朱棣再对杨荣拱了拱手,便仓猝调转马头率雄师去了太祖孝陵。

朱棣打败了徐辉祖,便带兵仓促奔向奉天殿,待朱棣赶到奉天殿,便急令宫人、亲兵救火。朱棣见袁忠坐在地上抽泣,便走上前去,“袁公公,允炆去了那里?”袁忠起家给朱棣见礼,“好多光阴不见四殿下,不知四殿下可好?”“还好,袁公公身材也还安康?”袁忠点了点头,“托四殿下的福,老奴也还好。光阴荏苒,昔日四殿下在御花圃玩耍之景象真是仿佛昨日。”“是啊,记得二哥、三哥欺负本王与老五,都是袁公公偷偷找来大哥来护着我兄弟二人。”袁忠眼中泛着泪光,“老奴此生都周旋在殿下母子与太祖爷孙之间,既不能负了太祖,也不能负了碽妃。既要遵循太祖遗训,又要保你兄弟无恙,老奴好生难堪。本日四殿下带兵入宫,老奴心中五味杂陈,不知是喜是忧。”朱棣现在全然没有一点心机听袁忠说这些,只是焦心肠扣问着:“袁公公,允炆去了那里?”袁忠指着火还未灭的奉天殿,“陛下就在这火海当中。”朱棣看了看火还未灭的奉天殿,半信半疑地说道:“袁公公向来最为忠诚,从不扯谎。”“火灭以后,四殿下亲看。”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