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明王_十七、左都督赴死忠燕王 马皇后殉国救夫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朱允炆知局势已去,可还是常朝,只是本日朱允炆神情恍忽,在龙椅前踱步,一言不发。方孝孺说道:“陛下,城中有兵二十万,陛下亲身率兵守城,等候黄太卿、齐尚书募兵来援。就算抵挡不住燕军,君王死于国难,虽败犹荣,何惧之有?”朱允炆沉默不语,还是单独盘桓于龙椅前。俄然一朝臣喊道:“陛下,燕贼一起势如破竹,本日已渡江直逼南京,变成本日之祸,全因朝廷出了内奸。朱允炆愣住脚步,问道:“内奸?谁是内奸?”那朝臣答道:“左都督徐增寿。当年太祖天子病重,招燕贼入京,是左都督置信提早奉告,让燕贼有了筹办,留住了燕贼性命。燕贼三个儿子在南京为太祖奔丧,是左都督为他们弄来三匹好马,让他们从速回北平。还是这左都督密信于燕贼,奉告他扬州、泰州防卫空虚,乃至燕贼绕过淮安、凤阳,直逼江北。另有……”“够了。”朱允炆大喊一声,拔出殿上力士的佩剑径直走到徐增寿面前,“他说的但是真的?”“回陛下,是。”朱允炆怒不成遏,“朕待你徐家不薄,为何?”徐增寿寂然答道:“陛下,自太祖天子始,徐家便深沐皇恩,正因为如此,臣要为大明的江山社稷着想,为太祖的万代基业着想。燕王雄才大略,文可安邦、武可定国,燕王若能担当大统,定不逊于秦皇汉武、只要燕王担当大统,才气缔造承平乱世。”朱允炆听得火冒三丈,一剑刺死了徐增寿,徐增寿倒在地上,支撑着最后一口气说道:“燕王定是治国之君......不信,百年以后自见分晓……”说毕,徐增寿断气身亡。朱允炆一贯仁弱,本日挥剑杀人,心不足悸,又听了徐增寿之言,心灰意冷,也顾不得朝臣们说甚么,只淡淡说了句:“退朝吧。”

皇后马春柔脱下了大衫霞帔,摘下了燕居冠,穿上了朱允炆的衮龙袍,戴上了翼善冠,在奉天殿放了一把火,大火当中,马春柔自言自语道:“之前在坤宁宫,陛下何曾想起过妾,陛下可知妾日日顾虑你?现在能以此贱命换来陛下平生的顾虑,即使百死也是值得。如此说来,我倒该感谢他朱棣了。只是太祖天子,请保佑我的允炆和孩子们在宫外安然度日。”俄然马春柔大喊一声:“允炆,春柔来生再嫁与你了。”马春柔说完便倒在了熊熊烈火当中。

盛庸军队被击败,随后朝廷军海军也投降朱棣。朱棣终究度太长江,直逼南都城下。

正在此时,曹国公李景隆、谷王朱橞翻开了金川门,南京沦陷。朱棣率军仓猝向城中奔去。朱棣眼看着本身四年的靖难就要胜利,却被一人拦住,此人恰是道衍,“殿下且慢,殿下现在不宜入宫。”朱棣听了此话愣住了,道衍接着说道:“建文乃是太祖天子所立,我们靖难说的是要除奸臣,待殿下入宫见了建文,除了奸臣,是否朝见天子而还呢?”朱棣恍然大悟,本身被这近在面前的胜利冲昏了脑筋,竟没有想到这些。道衍持续说道:“给建文一些时候,下退位圣旨,还是悄悄他杀,且由他去选。”因而朱棣驻守在了龙江。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