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明王_四十八、平安南朱棣设交趾 遭构陷解缙受贬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此时的解缙正在去往广西的路上,朱高煦的亲信还是在朱棣那边不竭构陷解缙:“陛下,那解缙被贬,一起上怨声不竭,说是陛下办事不公。”朱棣淡淡说道:“恰好交趾布政使司已设立,既然是去广西有牢骚,那便让解缙去交趾督饷。”因而解缙半途改道,去了交趾。

朱高煦越来越遭到朱棣的宠任,因为在浦子口大战中,朱棣默许将来储君之位属朱高煦,可现在却立了朱高炽为太子,朱棣心中对朱高煦有着几分惭愧之情,加上念及朱高煦靖难之功,对于朱高煦的各种越礼行动,朱棣都一再放纵。朱高煦见父皇如此宠嬖本身,进而提请朱棣将天策卫赐赉他做汉王保护,朱棣应允了。

解缙翻开一看,本来是礼部郎中李至刚的奏疏,解缙看完奏疏说道:“陛下,这李志刚与臣树敌已久,加上早被汉王拉拢,陛下切勿信赖奸人之语,泄奉天殿私语的乃是淇国公邱福,收受贿赂阅卷不公更属子虚乌有,望陛下明察。”朱棣已是怒不成遏,听不进解缙的任何解释,厉声说道:“去广西做布政司参议,本日便走,退下。”解缙百口莫辩,跪地叩拜:“谢陛下隆恩,臣走以后,陛下切要保重龙体,臣去了。”解缙走出奉天殿,只得离了京师,去了广西。

转眼间到了永乐五年仲春,这日解缙来到了奉天殿外求见朱棣,一寺人禀报朱棣:“陛下,解学士在殿外候着呢,怕是又来讲汉王殿下的好话,说来也是,这解学士为了保太子,一味诽谤汉王殿下。不过也能了解,今后太子殿下成了气,还能忘得了这解学士?不过苦了陛下了,老奴真是心疼陛下,日夜为国事劳累不说,还要措置这等烦心之事,陛下克日都清癯了。”这老寺人早就被汉王朱高煦拉拢了,日日在朱棣面前说太子以及太子一党的好话,时候一长,朱棣便信觉得真,对解缙甚是腻烦。朱棣听了老寺人说的话,不耐烦地说道:“不是说了,奉告他朕在批阅奏疏,令他先归去。”“老奴说了,可这解学士就是不走,都在殿外候了三个时候了。”朱棣腻烦地说道:“让他进殿。”

正在宫中都忙着筹办过年之时,一个叫陈天平的人自称是安北国前任陈氏国王的子孙来到了大明的皇宫,跪倒在朱棣面前,“陛下,臣乃前安北国国王陈日煃之弟陈天平。臣兄陈日煃早在洪武年间便归顺大明,太祖天子亲封臣兄为安南王,并赐之章印。洪武三十三年,不料那贼臣黎季牦弑主盗国,称帝改元。现在那黎季牦改他本身姓名为名胡一元,改国名为‘虞’,本身做起了国王。他丧尽天良,将我们陈氏一族杀光殆尽,唯臣一人幸存,臣与此贼不共戴天,求陛下为臣做主。”听陈天平说完,杨荣说道:“陛下,前些光阴,安南来的陈氏国王的近臣裴伯耆,与他说的一样。”朱棣赶快叮咛:“把裴伯耆宣来。”裴伯耆走上殿来,见到了陈天平,裴伯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哭喊着:“殿下,你还活着,太好了,想不到陈氏另有先人。”陈天平泪如雨下,“那日恰逢我不在宫中,才躲过了一劫。”裴伯耆跪走到朱棣面前,说道:“陛下,既然陈氏另有先人,求陛下兴吊伐之师,荡除奸凶,复立陈氏后,臣死且不朽。”朱棣沉默了一会说道:“新岁之时,各国使臣来朝,到时候朕带安北国使臣见见你们,若你们说的是真的,朕会派人护送你们回安南。”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