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楞严经疏_第17章 (1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 如是三相。相互扰恼。相互混乱。形待不息遂成劳倦。如劳目睛则有狂华。三相虚妄染污真性。故名为尘。汨清净体令失明洁。故名为浊。浊之粗细名相五重。以下广辨。皆由此三而为底子也 二辨果相二。一由因引果二。一由细引粗

复次富楼那。明妄非他。觉明为咎。所妄既立。明理不踰 明谓显发。妄之显发别非他缘。但由本身一念不了。能所妄分。觉得过咎。觉明即能所也。所明既已建立。引生能觉之心。念念相续莫能离念。故真明妙理为念所碍。隐而旦废。不能踰越而闪现也 二结成根尘

同异发明。是以复立无同无异 起信名为现相。故论云。以依能见故。境地妄现。离见则无境地。此则梨耶三境现也。今云同异发明者。由前同异二相相形显发故。遂令心相转粗能成外境。形对前二而立此名。非前静相故名无同。非前动相名为无异。此则待同异之无同异。非绝待之无同异也。故云同异发明也。此之三相本识分齐。流注生灭念念不息。不凡夫二乘之所能觉。由彼一念无明所起。起信名为不呼应染。唯佛究尽。故文云。依无明熏习所起识者。不凡夫能知。亦非二乘聪明所觉。谓依菩萨从初正信发心察看。若证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萨究竟地不能尽知。唯佛穷了 二总指释成

汝今聆听。当为汝说 三伫闻

觉非所明。因明立所 真觉之体。本有妙明。不逐缘生。非由境起。本来寂照法界一相。故云觉非所明。是以真明。无明不了妄执为所。由是一念才起四惑俱生。本识初相莫不是此。起信云。由不照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于念。又云。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梨耶识。是此真明为执所认而立所明也。此即真如不守自性。为妄所见便为所相。如前灯光为眚所见便为圆影。此名无始住地无明。缨络经云。四住地前使没法起。故寂极微细。即此所相也 二广辨三相展转生由二。一立因相二。一别示三相三。一异相

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焰。融则成水 外则水势劣火。内则嗔增爱微。嗔复加慢。结为高山

又如来讲地水火风赋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世尊。若地性遍云何容水。水性周遍火则不生。复云何明水火二性。俱遍虚空不相陵灭。世尊。地性停滞。空性虚通。云何二俱周遍法界 此约世谛水火性异。难第一义性相俱融。下文答云。观相元妄。无可指陈。观性元真唯妙觉明。妙觉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复问相陵灭义 三双结求诲

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江山大地 二正答二。一独一至心

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潬。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 火炎上而就燥。水降注而流湿。交互击发。立成坚碍。火虽炎上而相击发。终为水克。故大海广而洲潬狭也。皆由妄性不常。前后变异。爱心多故成巨海。执心盛故成洲潬。嗔性生慢。执性生嗔。于色起爱潬中流水。违爱生嗔海中火起。水中可居曰洲。水中沙聚曰潬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