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烽_作品相关 古代兵器(转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中国当代用于近间隔砍和劈的单刃搏斗冷兵器。由刀身和刀柄两部分构成。刀身狭长,刃薄脊厚。刀柄或长或短。刀是当代军队设备的首要兵器。初期为石刀,厥后生长为青铜刀、铁刀和钢刀。其种类很多,有大刀、腰刀、环首刀等。

中国当代一种设有望楼,用以登高察看敌情的车辆。车上高悬望楼如鸟之巢,故名。别名楼车。楼车的称呼见于《左传》。宋官方编修的《武经总要.攻城法》中同时收录了巢车与楼车两种,并称楼车为望楼车。据其笔墨及附图所示,巢车的形制同于《通典》;而楼车的形制则较为庞大完整。其车体为木质,底部有4轮,车上树望竿,竿上设置望楼,竿下装有转轴,并以6条绳索,分3层从6面将竿牢固,绳索下端则以带环铁橛楔上天下。这类望楼车当是宋朝的形制。(下图左为《武经总要》中的巢车;下图右为《武经总要》中的望楼车)

中国元朝及明朝前期对以铜或铁锻形成的管状射击火器和统称。由前膛、药室和尾銎3部分构成。利用时扑灭由药室引出的药线,引燃药室内的火药,借助火药燃气的发作力将预装入前膛内的石弹或铁弹射出,杀伤敌方人马。火铳是中国当代第一代金属管形射击火器,至迟呈现于元朝(约公元14世纪初),后遍及用于海战和陆战。战时利用的火铳有:单管手铳,多管的三眼铳、五排枪、七星铳、十眼铳和大口径的碗口铳(口径为100─120毫米)等。

中国当代一种喷火器具。烈火油即石油。约在西汉末年,中国发明并利用了石油。南北朝今后,石油被用于战役中的火攻。到北宋初年,火药用于军过后,军队设备了一种构造更完美的喷火器──“烈火油柜”。据《武经总要》记录,它以烈火油为燃料,用熟铜为柜,下有4脚,上有4个铜管,管上横置唧筒,与油柜相通,每次注油1.5公斤摆布。唧筒前部装有“火楼”,内盛引火药。发射时,用烧红的烙锥扑灭“火楼”中的引火药,然后用力抽拉唧筒,向油柜中紧缩氛围,使烈火洞颠末“火楼”喷出时,遇热扑灭,成烈焰,用以烧伤仇敌和焚毁战具,水战时则可烧浮桥、战舰。另有一种小型喷火器,用铜葫芦代替沉重的油柜,便于照顾、挪动,用于守城战和水战。

中国明朝前期对火绳枪和燧发枪的统称。由枪管、火药池、枪机、准星、枪柄等构成。利用时通过预燃的火绳和扣动枪机,动员火绳扑灭火药池内压实的火药,借助火药燃气的发作力将枪管内铅弹射出,杀伤敌方人马。鸟铳为欧洲发明,明嘉靖年间经日本传入中国,明廷遂仿造,约此同时,又有鲁迷(今译鲁姆,位于今土耳其)鸟铳传入中国。最后仿造的鸟铳为前装、滑膛、火绳枪机,为近代步枪的雏形。口径约为9─13毫米,枪管长1─1.5米,全枪长1.3─2米,重2─4公斤。弹重3─11克,射程150─300米。曾为明、清军队的首要轻型火器设备之一。(右图为《神器谱》中的鲁密铳)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