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_第8章 注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总注释

[45]见《三国志·武帝纪》。

[16]见《三国志·袁绍传》。

[25]《资治通鉴》将此事记在鲁肃说话之前,是不对的,请参看拙著《品三国》。

[36]究竟上,关羽被害后,刘备并没有痛不欲生或者拍案而起,而是忙于本身称帝,也没有给关羽封号,追谥其为壮缪侯是后主景耀三年(260)刘禅所为。

[31]陈宫为曹操谋得兖州牧一事,见《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世语》。

[22]见《后汉书·蔡邕传》。

[8]以上见《三国志·吴主传》。

[3]请参看王夫之《读通鉴论》。

[42]见《三国志·陆逊传》裴松之注引《吴录》。

[41]袁绍的讨曹檄文见《后汉书·袁绍传》。

[1]见《三国志·刘繇传》。

第四章

[23]范文澜《中国通史》说,曹操在北方,诸葛亮在蜀国,都“革去了一些东汉的恶政”。田余庆《关于曹操的几个题目》一文则说,曹操“去浮华、清吏治、抑豪强”,与袁绍构成光鲜的对比,只要诸葛亮“能够同他对比”。这实在是史家之笃论。

[22]本章所述鲁肃事迹如无另注均见《三国志·鲁肃传》。

[38]见《三国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

[17]以上见《三国志·诸葛亮传》。

[1]三种形象的说法是朱维铮先生提出的。

[34]见《三国志·先主传》。公安原名油江口,刘备改名为公安。

[43]见《三国志·先主传》。

[3]见《三国志·关羽传》。

[2]见胡适《〈三国志演义〉序》。

[25]见《三国志·后主传》及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53]请参看田余庆《曹袁斗争和世家大族》。

[2]三种定见的说法是钱穆先生提出的。

[3]见鲁迅《随感录三十九》。

[33]孙坚旧部有:程普,右北平郡土垠县人;黄盖,零陵郡泉陵县人;韩当,辽西郡令支县人。孙策旧部有:周瑜,庐江郡舒县人;蒋钦,九江郡寿春县人;周泰,九江郡下蔡县人;陈武,庐江郡松滋县人。逃亡北士有:张昭,彭城国人;诸葛瑾,琅琊郡阳都县人;步骘,临淮郡淮阴县人;张纮,广陵郡人;严畯,彭城国人;是仪,北海国营陵县人。

[24]见《三国志·周瑜传》及《资治通鉴》卷六十五。

[31]见《三国志·武帝纪》。

[6]对此话的了解学术界争议很大,详见拙著《品三国》。

[1]见《三国志》之《典韦传》、《郭嘉传》,及裴松之注引《傅子》。

[35]孔融事见《后汉书·孔融传》,荀彧事见前述。

[37]《三国志·先主传》曾高度评价刘备入蜀今后的人事安排:董和、黄权、李严是刘璋的旧部,吴壹、费观是刘璋的姻亲,彭羕曾受刘璋的架空,刘巴则为本身所忌恨,却“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成果是“有志之士,无不竞功”。《三国志·张裔传》则称诸葛亮“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成以无功取,刑不成以贵势免,此贤愚之以是佥忘其身者也”。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