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修身十二法_心有本源,只在进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在此以外,曾国藩还把慎独思惟置于行事当中,主张凡已有志气之人必敬慎为重,亲贤纳言,自襟度弘远、思虑精微始也。十年七迁皆获益于此但仍不完整。曾国藩之以是能够做到,是因其获得穆彰阿的看重,受其保举。他们的相遇和相互感化,是对机遇和朱紫互助的最好解释。

后与刘传莹、吴延栋等管理学之友的来往,不但使曾国藩增加了各方面的知识,也大大进步了其小我的申明,使其“在京颇著清望”。在与诸友来往当中,不但将己之志向细化到修身,并且使修身更实际化、体系化。他讲道:“凡事尽性知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阅王夫之所注张子《正蒙》,于尽性知命之旨,略有所会。盖尽其所可知者,于己,性也;听其不成知者,于天,命也。”可见,曾国藩对天命人道的了解已经有了本身的东西。

穆彰阿和曾国藩两人了解于戊戌年会考,两人也算有了师徒情义,以后常有来往。曾国藩有几分才调,对穆彰阿在鸦片战役中的民族投降主义政策非常奖饰,以是甚得穆彰阿的正视和赏识,到处遭到关照。道光二十三年大考翰詹,穆彰阿为总考官,交卷以后,穆彰阿便向曾国藩讨取招考诗赋,曾国藩随即回住处誊抄,亲身送往穆宅。这一次拜访仿佛成为曾国藩厥后飞黄腾达的起点。今后以后,曾国藩几近是年年升迁,岁岁加衔,五年以内从七品一跃而成为二品大员。

想把握本身的运气需求太多前提。勤修身,广交友,遇朱紫,肄业问缺一不成。这几个方面放在任何一个年代都是一本定律。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