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启五集邮新概念_09/1/30当“熊猫”遇上“猫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日前北京中新社驻台湾的记者陈立宇和路梅写的《台湾中华邮政将行大熊猫团团、圆圆邮票》的动静中,“熊猫”狭路相逢,一头赶上了“猫熊”,成果相安无事,战役共存。那动静原文以下:“台湾中华邮政公司宣布,将在大6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正式公开表态的当天,也就是农历春节前后,行‘敬爱植物邮票─大猫熊’邮票和邮折,包含全组邮票、小型张样张和原图明信片的邮折限量二万五千套,每套新台币一百

“中华邮政傍晚同时公布了大熊猫邮票的样张,中华邮政公司总经理胡雪云表示,照片系颠末合法受权,无偿获得。”

台湾的中华邮政行“团团”和“圆圆”的邮票,这对两岸邮迷乃至全部华人间界,都是一个和暖而调和的福音,以上邮票消息前面或许隐含着两岸干系更大的利好动静。更首要的是在本文我想通过“熊猫”和“猫熊”的差别停止一次纯学术的切磋,停止一场心平气和的争辩,把政治上的歧见晾在一边,学术就是学术,凭甚么让政治出去胡搅蛮缠呢?!政治一旦靠边站了,题目就变得非常的简朴,反之,就是最让国人生厌的“折腾”了!我们常常把“两岸一家”挂在嘴上,那么现在就无妨把“猫熊”与“熊猫”的语词切磋作为一场家庭饭桌上的谈笑风生吧!

但我总感觉当代汉语更通行的风俗仿佛是“形”在前,“本”在后,如“狼狗”、“马蜂”、“牛人”、“象鼻蚌”等等,象形的“狼”、“马”、“牛”、“象鼻”等均往前站,而身为本质的“狗”、“蜂”、“人”和“蚌”则屈居火线,特别是“熊猫”或“猫熊”的一名本家兄弟乃通称“狗熊”而非“熊狗”,就因为它是一头像狗的熊!

“中新社”代表中国官方,对台措词向来极其松散和谨慎,以上笔墨有两个值得重视的变动,一是引号表里有别,“熊猫”和“猫熊”并行不悖,表现了对两岸语词差别的尊敬。如果在以往,常常是以直接引语表述,一概“熊猫”了之。当“熊猫”赶上“猫熊”,正如我早早预言的那样,很多两岸用语的差别,不但不会形成甚么曲解,还反倒平增交换的语趣。

“熊猫”在宝岛台湾被叫做“猫熊”,这与浅显话“热烈”在闽南话被说成是“闹热”大要上有点类似,但实际上另有道道,按马英九的说法,“猫熊”更科学,因为这个胖乎乎的东东是“熊家”而非“猫科”。 而熊猫的故里的人们必然以为“熊猫”早已经商定俗成,提及来但是那么地顺溜,那么地自但是然。

二是对台湾的“中华邮政”的表述已经从引号中脱颖而出,进入常态。“中新社”和“新华社”以往对台湾各个行政部分的称呼一概打引号,如“行政院”、“交通部”等,也包含“中华邮政”,含有“不承认”的高度疑似,而台湾的“中华邮政”在颠末端**当局改名“台湾邮政”的风波以后,又回到了本来的“中华邮政”。可见现在珍惜“中华邮政”这个金字招牌的已经不但仅是两岸的邮迷了,落空的,才晓得它的贵重!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