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修身十二法_齐家治国平天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同治九年(1870年)十一月初三,曾国藩在南京两江总督任上总结本身的修身持家之道,归纳为“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四条,作为教诲子侄的首要家训。其首要精力是:“慎独则心安”。中国当代儒家代表人物都讲究“慎独”,并把此作为修身的根基要求之一。曾国藩推许理学,并被人视为理学大师,他以为只要做到慎独,也即当游离于“构造”和“个人”以外时仍能一如既往地以儒家的品德标准来束缚本身,才气求得心灵的温馨宁谧和涵养的浸润升华。现在人们讲要在独处时“耐得住孤单、经得起引诱、受得起波折”,也是一样的意义。曾子有言“问心无愧”,孟子有言“俯仰六合,不愧不怍”、“养心莫长于寡欲”,都是重视通过慎重独处时的言行名节来涵养身心、历练品性。林则徐有一副名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无欲则刚”四字恰是慎独的最高境地。

“求仁则人悦”。曾国藩则把寻求“仁”作为博得人们朴拙信赖和推戴的前提。他指出,每小我都是“得六合之理以成性,得六合之气以成形”。百姓与人间万物,均同出一源,如果只知无私和利己,不知为别人着想,不知仁民爱物,则违背了本脾气面。至于为人“父母官”者,肩承拯民溺、济民困的职责,更应汲汲以求仁、教人以求仁,以“天赋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命,方能不负圣贤教养、君王信誉。如此,则能虽成事显达,而任劳任怨,天下人众望所归,谁会不推戴他呢?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曾国藩对后代们的婚事明显有本身的考虑。他为后代们择定的妃耦,都出自士大夫家庭,多数是有着很深友情的同亲、同年、同事的后代,“女五人,皆适士族”。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